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原位于挹江门城楼,展馆不仅展陈面积偏小,而且城楼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与渡江战役胜利的重要历史地位极不相称。2007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城建集团下属南京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在秦淮河入江口处的“三汊河河口公园”内结合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易地扩建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
新建的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总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工程总建筑面积6931平方米,总投资约78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场馆工程、室外景观绿化工程、“千帆竞渡”大型雕塑工程和渡江战役“五前委”人物群雕工程四部分。该工程于2008年7月18日开工,于200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渡江胜利60周年之际建成对外开放。展馆分两层,远看为一艘木船的造型,寓意为“驶向胜利之船”。馆前广场上,矗立着当年直接指挥渡江战役的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前委”群雕;广场中央,停泊着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当年渡江第一船“京电号”小火轮。由49根钢柱擎起的“千帆竞渡”群雕,特别使用了南京解放日——“1949年4月23日”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将沿江而立的风帆形群雕沿江岸绵延120米,让人回忆起渡江战役中千帆竞渡过长江的宏伟场景,也寓意南京在新时期乘风破浪发展的好势头。群雕截面为红色五角星造型,以柱杆的排列组合构成风帆与桅杆,从地面看,群雕似红旗招展,从空中看,49颗红五星闪烁在江边,俨然已成为长江和秦淮河上鲜明的新地标。2009年,南京渡江胜利纪念主题雕塑获全国“2008-2009城市建设十大雕塑年度奖”。